【密级】丙级
【编号】太元政研〔372〕特急字09号
武陵郡关于所谓"世外桃源"事件的特别调查报告
暨官僚体系效能问责的紧急奏陈
东晋礼部、吏部、刑部联签台鉴:
一、事件定性:基层治理失效的荒诞样本
(核心锐评:治下现异域,郡县竟不知!)
据查,武陵渔户刘某(户籍档案缺失)公然违反《晋律·渔盐管制令》第三条"凡渔户不得擅离划定水域",其长达三日(太元三年二月初七至初九)的越界作业竟无任何水师巡查记录。更荒谬者,此獠所谓"落英导航法"(据供述称循桃花漂流定位)暴露出我朝航道管理存在严重技术漏洞——竟不如渔夫野术!
二、探查过程:官僚主义催生的现代神话
(尖锐质问:五百载隔绝竟成治外之地?)
地理勘验之耻
所谓"桃花水道"六百步(实测九百米)即致方位迷失,暴露出武陵水师十年未曾更新水文图的重大失职。溶洞坍塌事件更揭开地质监测空白——按《工部营造法式》应设观测点的喀斯特地貌区,竟无任何灾害预警机制!
聚落管理之羞
百户规模聚居区(约合丁口五百)长期游离于黄册之外,赋税征缴记录空白达两甲子。更令人骇然者,其耕作技术竟保持秦代"火耕水耨"原始状态——本朝推广的曲辕犁、龙骨水车等农具在此域完全绝迹,农政官员尸位素餐至此!
三、应对处置:危机管理的三重溃败
(诛心之论:三个衙门演不好一出戏)
军事行动沦为闹剧
郡守王涣之调遣的二十人"精锐",竟包含八名文吏充数。行动日志显示:该部队在距目标三舍处即因"瘴气说"停滞,耗费军资三十万钱却连溶洞碎石都未带回——堪称本朝最昂贵的地理迷航!
舆情管控全面失守
南阳刘子骥(查系九品中正制下的劣等士族)借机组建的"桃源研究会",三个月内吸纳流民七百众。更查出其私铸"避世通宝"钱币,而地方官员直至该团伙自行瓦解竟毫无察觉——此非隐士,实为乱党苗裔!
学术研究陷入空谈
太史局所谓专项研究,半年间消耗公帑八十万钱,产出《桃花源植被考》《秦代服饰复原图》等十二篇废话连篇的奏牍。最讽刺成果竟是论证"该地土壤适合种桃"——本郡桃市早充盈矣!
四、制度拷问:晋室江山的三道裂痕
(振聋发聩:世外无桃源,体制有黑洞)
户籍制度形同虚设
按《傅玄户调制》本应三年一造的丁口簿,武陵郡竟有六乡超期未检。此次暴露的"隐形人口"问题,恐不过冰山一角——建议彻查是否存蓄奴、藏匿逃犯等恶性事件!
信息传递机制梗阻
从渔户初报(二月初九)到府兵出动(二月廿三),整整十四日的公文旅行创造本朝效率新低。查证期间五份加急文书竟在驿站被扣压煮茶——建议将驿丞杖八十,以儆效尤!
边疆管控漏洞百出
按《桓温边防策》应在沅水设置的七处哨卡,实际运作仅三处。涉事水域夜间巡逻制度已荒废两年——若此等疏漏现于北境,恐匈奴铁骑早饮马长江!
五、雷霆对策:刮骨疗毒的七剂猛药
(刀刀见血:不断腕何以保全身?)
启动"太元净水"专项行动
即日起对长江流域所有支流实施地毯式排查,凡查出类似隐蔽入口,当地县令夺职下狱!另设举报赏格:庶民首告隐户超十户者,赐田二十亩!
成立刺史直管的地理情报司
参照魏国"摸金校尉"建制,组建专业地质勘探部队。首批三百人进驻武陵,配备司南、计里鼓车等先进仪器——再出现渔夫导航胜于官兵的丑闻,相关将领自裁谢罪!
推行"刺面黄册"新政
所有在籍渔户左臂刺青编码,船体烙印户籍信息。私渡者不仅本人处斩,连带乡长刖足——非常时期当用重典!
创设官僚效能红黑榜
每月公示各衙门公文流转速度,连续三月垫底者,主官流放交趾!此次涉事的五名驿吏,已着吏部革职永不叙用。
实施学术成果追偿制
凡耗费公帑超十万钱的研究项目,主事者需立军令状。未达实效者追回三倍经费——太史局那帮酸儒,该让他们尝尝倾家荡产的滋味了!
重建边疆预警体系
按五十里设烽燧台,配强弩手三十人。沅水流域新增哨卡十二处,由谢玄部轮防——再让庶民先于朝廷发现战略要地,兵部全体官员合该自挂东南枝!
启动意识形态大清剿
即日禁毁所有"桃源题材"诗文,私藏陶潜文集者杖一百。着国子监编纂《王道乐土颂》,三月内须使童子皆能背诵——这世间唯有建康才是人间天堂!
此七策如能雷厉风行,则江山幸甚、社稷幸甚!若仍姑息养奸,恐他日渔夫所见桃花,将染遍晋室山河!
大晋御史台巡按使 庾峻(朱批:可着即施行)
太元五年八月庚戌
【抄送】尚书省六部、各州刺史、北府军中军帐
【密级提示】本文不得传达县丞以下官吏